同樣的食物進了不同人的嘴,為何感受差很多?
辣的刺激其實是種不適感,獨獨人類喜歡,為什麼?痛覺這事,如何左右我們的嚐味能力?
你喝咖啡嗎?人為什麼會「自討苦吃」?
為什麼代糖吃起來,總感覺少了什麼,無法取代真正的糖?
本月泛科學邀請你一起了解無人能抵擋的美食之中,有哪些隱藏的科學原理!
【講者介紹】

莊朝琪|中華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助理教授
國立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博士,食品加工技術、食品擠壓、食品流變學與物性學、機能性點心食品加工技術、食品感官品評。
將分享食品調味、品嚐的神秘世界!

史達魯│專業料理人
在資訊領域打滾很久後,起身拍拍膝蓋,轉頭輕輕地說,我們再見吧。
與志同道合的好友文創創業,半年後決定涉足實體店面,在大稻埕落腳,靠著城隍老爺的庇佑與諸多好友長輩的牽成,開了一家結合文創與私廚,訂製蕾絲與陶瓷作坊的店。
目前以自由料理人出沒於廚藝教室與私廚外燴的場合,繼續想著下一間店的樣貌,同時迷上了自釀啤酒。
將與我們分享料理與科學交會的秘密。
【講座費用】
科青知性票 500 元:聽兩位講者分享+與科青們相識+獲得一本本月選書《品嚐的科學》(原價400元)
科青票 200 元:聽兩場演講+與科青們相識
本月選書
【科青知性票】搭配泛科學三月選書 ─《品嚐的科學》

光知道「料理」的科學,對於「滋味」,你只懂了一半。
普立茲獎、國際專業烹飪協會大獎得主 約翰‧麥奎德 從我們老祖宗咬下的第一口食物,談到一直進行的美食科學發展與今日的「老饕」革命。
他深入廚房、超市、農場、餐廳、大型食品公司,以及科學實驗室,揭露許多最新的飲食科學研究,像是:人的心智是怎樣把五種感官感受到的味道,和從人體代謝系統來的訊號,組合起來;甜食為什麼吃起來好吃,還有為什麼它們容易成癮;為什麼有些讓某人作噁的東西,對另一個人卻很美味;隱藏的味道知覺如何避開障礙,穿行到達我們的器官和系統;還有,今日大眾對於極端美食的迷戀,能說明大腦的什麼事情?
他精彩地結合了科學、古代神話、哲學和文學,提供大家一頓美味的知識饗宴,告訴大家至今發生中的,關於「嚐味」的各種故事,還有往後的幾十年我們的味覺會怎麼演變。
搶先看 《品嘗的科學》
活動資訊
活動場地:
Changee中山(台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18巷8之2號3樓)
捷運中山站下車,1 號出口後直走60秒內可抵達
費用:
科青知性票 500 元:聽兩位講者分享+與科青們相識+獲得一本本月選書《品嚐的科學》(博客來售價400元)
科青票 200 元:聽兩場演講+與科青們相識
科青推薦票150元:這麼好的活動怎麼能讓好朋友錯過!購買前面兩種票種的夥伴可以推薦一位朋友參加我們的活動,在報名欄位填入一位已報名的朋友的名字,購票即折50元。
其他注意事項:
- 本活動極度鼓勵現場交流,歡迎於自我介紹時間打廣告!
- 活動將全程錄影,並上傳至泛科學 Youtube 頻道。
- 若當天無法到場,歡迎於 1 個月內至本公司(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 71 號 3 樓)領取活動贈書。逾期恕不保留。
- 本月選書現場限量提供!
有對報名任何疑問,歡迎填寫線上表單,或於上班時段撥打 02-2366-0699#620 詢問。
活動議程
報到(18:30 – 19:00 )
正式開場及參加者自我介紹(19:00 – 19:20)
第一位講者分享(19:20 – 19:50)
中場休息(19:50 – 20:00)
第二位講者分享(20:00 – 20:30)
Q&A(20:30 – 20:50)
交流、散場(20:50 -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