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醫生給的藥沒效,吃健康食品才會好,真的嗎?」
「維生素昨天忘了吃,今天吃兩顆補回來吧!」
「買一盒給爸爸媽媽補身體」
「有病治病沒病強身?有這麼好的事?」
台灣人愛吃保健食品,平常吃強身健體、逢年過節還加贈禮盒給長輩。
保健食品是給還沒生病但比起健康的一般人身體欠佳的「亞健康」族群使用,用來調整體質重新回到身體健康。
不過使用的方法錯誤不僅可能無效,甚至還傷身!
功能與成分百百種,該怎麼挑才能挑到自己最需要的呢?
吃的時候除了注意吃的劑量、與藥品的交互作用,還有注意什麼才不會傷身?
而其中有「小綠人」標章的是政府核可的「健康食品」,是不是選擇有這個的比較好呢?
本次邀請到林世航營養師分享保健食品、藥品的交互作用及使用原則建議。
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榮譽教授 潘子明老師分享「健康食品」這個名詞的定義以及實際判定及執行的狀況。
快來參加:PanSci TALK:保健食品怎麼挑?怎麼吃?
【講者介紹】
林世航營養師
【保健食品怎麼吃?】
分享使用保健食品時可能有的錯誤觀念,無論是吃維生素、健康食品都該有的概念。
潘子明
國立臺灣大學 生化科技學系 名譽教授
【「小綠人」代表了什麼定義?】
「健康食品」是什麼?與保健食品、藥物有什麼不同? 健康食品的審查認證(安全、功效、安定)及標示的方法(小綠人標章)
【主持人】
雷雅淇
PanSci 泛科學主編
Pansci Talk 講座主持人
【活動流程】
【合作夥伴】
營養師「林世航營養師的探索營養」科普作家
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院生化科技學系 榮譽教授
優惠價格 0元起
優惠倒數
00 天 00 時 00 分
Pansci
[email protected]
02-2362-0699 #616
2016/11/29 19:00
台北市羅斯福路4段85號B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