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」,真的能做到嗎?
根據統計,臺灣將在2025年正式變成「超高齡」社會,65歲以上的人口將會突破總人口的20%。然而,在這個逐漸「變老」的社會,需要因應變老的不只是步入老年的銀髮族,而是整個社會系統。除了健保與長照面臨嚴峻的挑戰,我們如何面對父母或自己的老年人生?
本次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參與紫藤盧「重建歷史現場:夏季思想沙龍」系列活動,聚焦老年照護與臨終反思,希望能從臺灣現有的對於「老化」甚至「垂死」到「死亡」的價值觀與處理方式,探討「變老」的意涵。 透過「以人為本」的全貌觀,發掘「我們」與作為被服務對象的高齡長者之間的社會關係需求與連結。
為什麼要參加老年照護與臨終反思活動呢?
1.反思台灣主流社會對於老年與臨終的價值觀
2.了解台灣長照醫療與非醫療系統資源與現況
3.從人類學觀點思考老年文化意涵
課程資訊
1. 上課時間: 7/28(五)的 19:30~21:30,共 2 小時。
2. 上課地點:紫藤廬 花廳(地址: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16巷1號)
講師介紹:
這門課適合什麼樣的你?
報名須知
優惠價格 0元起
優惠倒數
00 天 00 時 00 分
百工裡的人類學家、Openbook閱讀誌 (協辦單位:紫藤盧)
[email protected]
0972368889
2017/07/28 19:30
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16巷1號
NT$0元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