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塑膠袋裝熱食,吃到的都是塑化劑!」
「烤肉使用環保不沾墊恐致癌!」
近一年來許多人重新討論起美耐皿、烤肉墊、塑膠湯匙碗盤等器具對食安的影響,網路上新聞與專家也眾說紛紜。究竟,原本不存在於食材中的物質,會不會在生產、烹飪、盛裝的過程中轉移至食品上,讓人吃下肚呢?
我們將間接添加物定義為非食品刻意添加之成分,而是因環境產生或接觸的物質;今年度食安講座的最後一場,就要來談談「間接添加物」。
這次,我們邀請到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的陳政雄老師,與大家分享塑膠餐具、美耐皿餐具的相關知識,以及一般人常有的迷思與正確使用方式。
另外,也邀請到臺大毒理學研究所的姜至剛醫師,從流行病學與毒理學的角度,分析「間接添加物」與食品安全的關係。究竟這些間接添加物會帶來哪些毒性與影響?一般民眾又能夠怎麼理解「暴露與風險評估」呢?
快來參加!
PanSci TALK:餐具都會釋放間接添加物?如何避開這些潛在的食安風險?
【講者介紹】
陳政雄 副教授 │ 輔仁大學 食品科學系
【餐具與「間接添加物」大解密】
塑膠餐具、湯匙會不會溶出間接添加物,例如塑化劑?夜市常見的美耐皿餐具,甚至在餐具外面又套上塑膠袋來盛裝食物,安不安全?使用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事項?
姜至剛 副教授 │ 臺灣大學毒理學研究所 副教授
【從毒理學看「間接添加物」與食品安全】
從流行病學與毒物學角度分析「間接添加物」與食品安全的關係。塑化劑、重金屬、三聚氰胺真的很容易轉移到食物上嗎?哪些族群需要特別注意?一般民眾能夠怎麼理解「暴露與風險評估」呢?
【主持人】
雷雅淇 主編
PanSci 泛科學主編 PanSci TALK 講座主持人
【活動流程】
【合作夥伴】
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 副教授
台灣大學毒理學研究所 副教授
優惠價格 0元起
優惠倒數
00 天 00 時 00 分
Pansci
[email protected]
02-2362-0699 #625
2017/11/14 19:00
台北市羅斯福路4段85號B1
NT$0元起